2024/06/03

转载分享:論帝國主義,中國是西方的前輩

好久不写博文了,原因还是俺比较懒。不多久就是64事件35周年纪念日了,所以想乘此机会冒个泡。
简中圈的现况就是,有思想深度且有恒定出产的作者,少之又少,难得有编程随想/阮晓寰这么一号人物,现在身陷囹圄。俺一再和阮晓寰说,只要你有人身自由,就可以有思想自由,就可以不断的写。而一旦失去肉身自由,纵使再有思想自由,也无法写出好文章供那么多墙内的读者阅读和反思。既然事已至此,那么俺还是建议众位读者把眼光投向繁中圈。港台在信息自由的环境下,是有很多作者,恒定产出高质量文章的。在这篇博文里,向各位推荐一位香港专栏作家卢斯达的旧作(大约写作于2019年前)。不得不说,该位作者的文章行文流畅,鞭辟入里,很有说服力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阅读


香港的舊高中,有一科叫「中國文化科」(下稱「中化科」),很多代的香港人,雖然與中國本部隔絕,卻能透過中化科神遊美好的「文化中國」,這也成為現代香港人愛國主義的根源。中化科可能是最早,也最強大的「洗腦教育」,它透過對中國文化一往情深的歌頌,建立了香港人心目中的中國本質——縱然它是一個脫離現實的夢像。


超國民教育


中化科的立場,是基建於五四運動之後全盤西化思潮的逆反和反動。你要放棄,我要拯救。在香港,「中華復興主義」是一班流亡香港,矢志復興「真中華」文人學者的小眾玩意。他們透過與港英政府的某種共謀共治,使這套特定的意識形態得以長期主導中國文化科、舊中史科和中國文學這類「超國民教育」。今人反「洗腦教育」,卻振振爭論錢穆唐君毅會不會反對港獨云云。大概是一種反貪官不反皇帝的情深,無法省察在香港的立場而言,香港教育中的「中國學」,乃至所謂「新亞系統」的殖民性。
中化科經常提出一些中西對立的命題,其產生之時,是中國積弱動亂之時。例如「中國文明是靜的文明,西方文明是動的文明」(應該是出自五四時的文化保守派杜亞泉)、「中國文明是精神的文明,西方文明是物質的文明」(見張君勱梁漱溟),這些現在讀來都令人尷尬的命題。在他們的論述中,中國是美好的,和平的,是仁義禮智之邦。上一代認為「中國古往今來沒有帝國主義」,到了19世紀,「西力東漸」,所以中國是帝國主義的受害者。


中國是西方的前輩


然而中國文化早就有帝國主義,中國從古到今都是帝國主義,沒有一天不是帝國主義。19至20世紀的那一段,其實中國都是帝國主義,只因為實力不足,而潛心等待。在帝國主義的建設路上,中國是西方的前輩,早就在終點線等待他們。在羅馬共和國未形成之前,秦始皇已經「南征百越」,之後不同君主的侵略行動,一直受到後世儒生之文飾。左宗棠王震在新彊的種族屠殺,國民黨之屠「皇民」,亦自不用言。
殺人和戰爭,滅族和屠殺,古往今來皆有,但是「帝國主義」的特徵,是事後的文飾。白人的侵略,是帶來文明和基督教;華人的侵略,是帶來中國古往今來的聖人之教,治理野蠻,是移風易俗以夏變夷,之後是披上共產主義大同世界的外衣。中華文明的內核,是文明等差論。黃仁宇曾經說中國文明早熟,而到今天仍為此付出代價。不能不感嘆,中華文明之早熟,在我而言乃是其早就發明了帝國主義。一個文明要不是義理深奧,也不能在原始本能的侵略和暴力之上,建立起奉天承運、上帝選中的價值系統。
戰爭並不一定是帝國主義,帝國主義是戰爭之上閃耀裝襯的理念。帝國是(自命)關於價值的。不論是羅馬帝國還是中國。羅馬帝國分開了文明人和野蠻人,中國分開了夷和夏、無秩序和秩序、無明和王治。三千年來,中國不是連續的政體或文明(因為外族的不斷進入殖民並假裝成「華」),但它肯定有連續的帝國主義和文飾系統。


帝國主義傳在東亞的傳播


看中華文明的帝國主義侵略性,看越南和日本就知道。這兩個曾經多少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,一切習得之事都可以拋棄,但最核心的傳承,就是那帝國主義的DNA。「中華」是文明等差論,化為實質,是戰爭時的侵略,和平時的朝貢。越南和日本目睹中華帝國的強大,也學習這種文明,即帝國主義。越南和日本都迫附近小國朝貢,越南的欺凌對像是占婆、暹羅、老撾;日本的對像則是琉球、朝鮮乃至文明的本部——「支那」。
事實上他們都是「華化」的,因而也是帝國主義的信徒。大中華是侵略而成的,而受「王化」感生而成的小中華,也是侵略性的。因為小中華憧憬變成中華,他們的內核一致。不夠打,成王敗寇,只能屈就,做小中華。中國的國際觀實際上沒有改變,亦不會改變,就是不夠打的時候扮反帝,裝和平,羽翼長成時回復帝國的面貌。近十年來中國的國際行為,以至香港承受的一切,都反映了中國的文明本質,一點也不值得驕傲和歌頌。
中國不擴張時,只是因為力衰,非不為也,實不能也,不是他們信仰「多元文化」,不是尊重每一種文化和民族都有生存發展的權利。因為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近乎神秘的迷信,認為那是人類歷史以來最悠久和強大的文化,如果有能力,他們會強迫世界六十億人接受自己的體制和文化。這就是帝國主義。所以中國是不是被共產主義改變了,或者學習了歐洲的帝國主義,因而「變質」了呢?中國文化的信徒會這樣相信,但他們不願面對中國文明悠久的帝國主義脈絡。
東亞的「文明」與歐美的定義不一樣
中國人古往今來,大體上就是帝國主義的信徒。他們承受侵略的時候呼天搶地,但他們只是不值向來欺負人的自己,今天竟淪落到被人欺負,而不是根本否定「欺負他人」這行為。只要你和中國人交往,不論是販夫走卒,還是高級識知份子,乃至黨員官員,你會驚訝成份紛雜的他們,卻有一個極為一致的世界觀,就是弱肉強食,叢林法則、成王敗寇,他們也認定「國際社會」從來力量至上,他們不相信哪怕是一點點的規則和公義。
雖然他們在官方的指揮捧和教育下,仍然對日本侵華痛心疾首,義憤填膺,可他們心底裡認同的那一套成王敗寇的東西,和日本人在勢力強大時所做的,其實並無二致。他們所相信的是同一套秩序觀——我比你強,比你「文明」,我就有了侵略和擴張的天命。中國人70年來的呼天搶地,只是投訴為甚麼自己被人侵略,「為甚麼不是我侵略人啊?」
認識一個帶日本團的香港導遊,五六十歲了,他年輕時在日本留學,娶了個日本妻子,生了兩個女,但說到日本,他還是相信,日本也是古中國人(徐福)的後代,日本都是中國一部分。我當然笑而不語,這就是中國的大體現實,這裡的歷史根源太悠久了,不是我能夠改變。那不是中化科所說的童話故事。中國的歷史是不是仁義禮智呢?魯迅半夜睡不著,翻來翻去,發現字裡行間全部都是吃人。


文明人會將刀兵傳到普天下去


歐洲進入了西伐利亞系統,再打了三百幾年,才偃武修文,變成左膠國聯二世。中國文明只是假裝進入西伐利亞系統,但實際上不是。中國仍然信仰文明等差論,相信「文明」,而且在反美反歐知識份子的理論庇護之中成長。文明人會將刀兵傳到普天下去,歐洲已經沒落,中國還有,不論是內戰還是將戰爭輸出去,中國仍然將古代的殘暴保存得很精緻。


2 条评论:

springwood 说...

我的blog虽然不算思想深入,但肯定算恒定出产的

匿名 说...

繁中圈有哪些论坛或者网站推荐吗?